您的位置:首页 > 金融 >

明星在娱乐 公众在哗然

2015-09-22 11:34:05 来源:

评论

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娱乐新闻又成功撬动了公众的眼球,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何炅与赵丽颖“当街激吻”的照片,这可怎么得了,何炅今年41岁,赵丽颖今年28岁,马上人们就会有种种联想。但网友们这些年,经历了诸多娱乐八卦的洗礼,也早就练出一副火眼金睛,痛批《偶像来了》为了炒作节目热度,也真是拼了。

稍有些图片鉴赏能力的人,都会发现这张激吻照片,不过是“借位拍摄”,利用镜头的使用技巧,把两个根本没有亲吻行为的人,活生生地撮合成了“激吻”状态。看过几期《偶像来了》的观众,会觉得节目中男女嘉宾,偶有这样恶作剧性质的行为,或者言辞间带有挑逗性质的内容,都不算什么,在这个年代,没有点“性暗示”的桥段,都不算综艺节目。

综艺节目制作方很聪明,他们能很好地掌控呈现于卫视画面上的镜头,能不被审查部门挑刺,导致节目被枪毙。但在上星上面之外,往往会有节目组去故意制作和传播一些花絮,在社交媒体上生成话题效应,再吸引媒体去报道,从而起到扩大节目知名度、提升收视率的目的。

《偶像来了》此举,只不过是对从前被无数次使用的招数的一次复制。说服明星配合,去制造这么一张“有争议”的图片,不是什么大问题,在明星看来,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娱乐,大不了被骂得狠了之后,小小地声明一下——两位明星只不过是在节目录制之余恶搞一下,以活跃录制气氛而已。就算骂声再大,明星一样可以做到“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”,潇洒地一笑置之。

公众的哗然,又是真的哗然吗,未必见得。大家只是“享受”一下一种安全地被“冒犯”的感觉而已。明星很多时候与观众,并不是想象的那样,属于一个整体,真实的情况下,只有明星与观众对立起来,才会有娱乐生存的更大空间。没有距离,怎么去制造虚假的偶像光环?没有高低,怎么会有崇拜乃至于消费冲动?虽然社交媒体拉近了明星与公众的距离,貌似大家在网络上实现了人人平等,但时不时地,明星依然会通过一些动作,来展示只有明星才能够拥有的号召力,把被冲淡的“神秘主义”重新再营造出来。

所以,隔不了几天,就会有这样的娱乐新闻被报道出来:女明星红毯露点,两男明星制造“基情”,剧组闹不和,婚内人士婚外约会……这些新闻有一个共同点,即都是道听途说,所谓的“偷拍图”、“知情人爆料”、甚至“狗仔队跟拍”,多是经纪人或宣传公司自己发到媒体邮箱里的,而媒体明星有猫腻,也会睁只眼闭只眼,反正这类新闻有爆点,当事人和读者看了,又都不会损失什么,何乐而不为?

就是在这样的意识下,娱乐新闻形成了它机械化、批量生产的规律。而之所以这些“娱乐新闻产品”能够一直有市场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公众的那颗八卦心,一旦公众对这些新闻毫不理会,骂都懒得骂,这样新闻也就失去了传播土壤。人能有三大本能,除了吃、睡、性之外,八卦算是第四大本能了,在原始人进化过程里,八卦就存在,所以不管人类社会多文明,八卦都有充足的传播空间,想要彻底杜绝八卦,绝对是不可能的事。

公众对明星花边的哗然,从心理层面上讲是在满足自己的道德感,当人们为了一个假的亲吻照或者为了两个男明星的伪“基情”而讶异的时候,内心都有一句这样的潜台词,“明星们作为公众人物,怎么可以这样?!”,“连明星都这么道德败坏了,难怪生活里那么多奇葩的人与事!”人在批判的时候容易产生快感,而批判明星所产生的快感,刚好又远远大于对普通人的批判,所以明星的炒手们,才会精明计算出,负面新闻所能带来的正面效应,一旦所谓的“新闻价值”带来的商业收益大于预期,他们就会迎风而上。

说不好是明星在戏耍公众,还是公众在戏耍明星。在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当中,其实还是要遵循某些规则和一些底线。娱乐宣传完全可以走既有娱乐性又有智慧性的路线,只不过,这需要从业者本身的运作手段要很高明。现在娱乐业低劣炒作层出不穷,很大程度上和从业人员素质低有关系。尽管意识到问题,但却无力改观,这是现状,未来也不见得会好转,所以看不惯的人,也只能学着见怪不怪了。

[责任编辑:]

参与评论

每日推荐

图片新闻

涪陵视觉